闪德君按:在疫情和芯片荒的影响下,多国电子厂原本就陷入不同程度的缺货、缺工局面,如今叠加多国各类政策,更是让局面显得复杂。如美国由于失业金过高而导致大量工人不愿上班,中国由于多地拉闸限电而停产停工,「日本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产业为何沦落至今」的话题近日也突然在日本社交网络上引发讨论,而原因竟是受孟晚舟回国消息的影响?日本人思考着,如果日本政府当初也能像中国一样强硬对待美国,日本半导体产业何以至此!通过今天这篇文章,闪德君将从美国、中国、日本三国电子厂的角度为大家呈现电子产业遭遇突变的几个典型影响,这都将对工厂的供应链生产和日常运营造成极大考验。
早前美国政府因疫情而推出的联邦救助计划给了美国人「不劳而获」的机会,大量美国人从政府领的救济金要远远高于他们的工资。甚至为了领取失业救济金,不少美国人主动辞职。各州发的失业金,每周大约能领350美元。(注意是每周)相当于美国人一旦失业,每月就能领接近3800美元(约24580人民币)。尽管后期金额有所调低,且各州金额也不同,但整体补贴依然偏高。2020年5月份,据芝加哥大学几位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在符合救济领取条件的美国失业者当中,有68%的人最终得到的失业福利都可能会超过他们之前的工资收入,这是一种具有全美广泛性的现象。高额的失业补贴虽然能减缓美国人早期因疫情造成的影响,如贷款交付、经济消费等,但随着美国持续大量的派钱,负面效果也开始出现。其中表现明显的就是导致了美国工厂的「用工荒」问题,当美国工厂的工资低于政府派的失业补贴金,没有工人愿意去上班。尤其是制造业,无论是是焊工、机械师这类技能型岗位,还是对专业技能没有太多要求的入门级岗位,都很难招到合适的人选。据美国全国独立企业联盟的8月份报告,美国50%的小企业主招不到人,而为了更好的吸引工人,已经41%的小企业主提高了工资待遇。美国一些受访的制造公司表示,目前招人难度要比2018年高出36%,尽管当前失业率比当时更高。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公司高管表示,他们认为2021年及以后工厂招工将面临困难。美国内部逐渐有说法,认为是由于失业补贴过高而导致招工难问题。美国多个州长都提到,持续发放的救济金正是人们不愿意工作的主要原因,它让本应去寻找工作的人选择待在家中。共和党人和众多商业团体指出,额外的救助福利加剧了劳动力短缺,减缓了经济复苏,美国人已习惯于待在家里而不是去寻找积极找工作。甚至据CNBC报道,过于慷慨的福利导致犯罪分子更频繁地将失业救助作为目标。传统基金会的经济学研究员雷切尔格雷斯勒表示,扩大失业救济福利是美国政府制定的具破坏性,且漏洞百出的经济政策,政策本为应对新冠疫情,却带来大规模犯罪和工人短缺。美国一些雇主直接抱怨,正是由于失业金过高,而迟迟招聘不到足够的工人。
美国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了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开始着手准备取消部分的救助补贴。据CNBC报道,美国政府发放的疫情失业救济福利在9月6日美国劳动节到期,美国各地将有700多万失业人口失去他们所有的失业救济金,此外还有300万人将失去额外300美元的州失业救济补助。而自2020年3月以来,美国政府已经发放了约6800亿美元的紧急失业救济金。限电令让原本就在缺芯、缺工边缘徘徊的中国电子厂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近期,为了应对电力短缺及推动节能减排,国内众多高能耗省份开始严格执行“能耗双控”政策,浙江、江苏、云南、广东以及东北等地的高能耗企业陆续限电停产,而产能原本就紧张的半导体产业在本轮限电中也受到影响。其中,江苏昆山、苏州有多个电子代工厂,受限电影响,苹果供应链、电子代工、光电与电子零组件等四大领域的出货有不同程度的暂停。苹果供应链康控表示,子公司停工期间将先以库存维持营运。苹果的印刷电路板供货商欣兴电子说,因苏州地区周日中午至月底停供工业用电,苏州和昆山的子公司配合停工,会协调其他厂区生产,满足客户出货需求。和硕在昆山和苏州都有厂,目前照常营运,但准备好了发电机,以备收到官方的进一步通知。鸿海旗下龙华、观澜、太原和郑州厂截至9月26日尚未受到限电影响。
从当下来看,多家电子厂对于短时间的限电停工采取使用库存和调配其他工厂产能来应对,但如果政策如果长期化,可能会影响下游芯片封测、模组厂受阻,导致交货期拉长,生产成本增加。除了限电令,国内电子厂本身就在缺工和缺芯的边缘挣扎徘徊。在制造业,招工难、用工荒是一种普遍现象,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中,近一半都制造业相关,特别是焊工、车工等等,长期处于缺工状态。在江苏955家制造业企业中,46.5%的企业反映招工存在困难。而且不仅是是中小工厂缺工,就连富士康这样的制造巨头都不例外。前段时间为了赶工iPhone 13,富士康为了快速招人,深圳龙华厂区、观澜厂区小时工时薪从5元~27元每小时,提高到28元~30元每小时,返费从7月开始飙升,最高飙到12700元。当然缺工也不仅仅是国内电子厂的问题。据IPC报告显示,全球半导体、电子制造业者有80%企业都遇上缺工问题,而缺芯造成的影响也很明显,有88%的电子企业表示,交货期正不断拉长,最长可能延迟2个月,这将导致利润下滑。除此以外,缺芯导致的芯片价格疯涨,让厂商不再大规模备货,因为无法将成本继续转嫁给下游。某电子厂员工表示,因为芯片和PCB涨价过高,涨幅已经超过了利润,终端不得不停止接单或项目延期交付。还有业内人士表示,大量中低端厂商遭遇芯片价格暴涨,采购成本高于售价,企业无法支撑。所以更多中下游的小企业普遍面临着「做多亏多」「有单也不敢接」的局面,在成本持续上涨和订单不足的双重压力下,有电子厂因资金链断裂,加快倒闭。也有些外资电子厂选择将产能外迁至泰国等地,降低人工等其他成本。前阵子孟晚舟回国除了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以外,日本媒体也围绕孟晚舟平安返回中国的消息进行了全程报道,该消息在日本网络和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而日本网友关注的重点是,如果当年日本像中国一样对美国强硬的话,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不至于沦落至今。「美国和加拿大打着『民主』和『人权』的幌子,可一旦在竞争中无法胜出,就采取掠夺人质的强盗行为。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日本的GDP就已经达到美国的六成,成为世界第二。那时的美国对日本施加压力,其手法就如同今天对待中国一样。然而,结果却是,日本政府二话没说就投降了。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零成长』。反观中国,不懈抗争到底,最后取得胜利!日本轻而易举的投降,输了。这就是差距。」↓
日美贸易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持续了数十年。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为增强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美国于1985年9月迫使日本与其签署「广场协议」,通过「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的方法,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该协议使得日本出现泡沫经济,并在那之后的数十年里陷入长期的经济低迷状态。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技术和产能飞速提升,一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芯片供应方。1982年,美国政府以产业间谍罪逮捕日立及三菱员工,指控他们涉嫌窃取IBM的技术,而真相是美方通过钓鱼执法打压日本企业。里根政府反复指责日本窃取知识产权、向美市场倾销商品,迫使日本于1986年签订《日美半导体保证协定》。1987年6月,美国通过东芝制裁法案,取消一系列采购合同,并禁止东芝的所有产品向美出口2至5年。随后,东芝数名高管相继被逮捕、辞职,还被迫投入1亿日元在美国主流报纸上刊登「谢罪广告」,集团内部的许多技术文件,也被美国中情局以调查为由带走……在一连串的强力打压下,日本半导体企业在美国市场全面退潮。而如今,日本半导体产业依然受到美国企业的觊觎。近期有消息称,西部数据打算花200亿美元收购铠侠,而铠侠是日本仅存的存储芯片厂商之一。对于这个消息,负责日本半导体工作的代表人员是这样回应的:不能让一切都被美国带走,如果铠侠要与美国公司建立联系,那么至少要在两国拥有平等的运营基地。从这一表态来看,日本方面也不希望铠侠这样重要的公司轻易被美国拿下,只是从态度上来看,似乎在这场交易上,日本对于本国产业也并未占据过多的主动权。半导体原先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全球化分工非常细致,但随着多国贸易冲突、运费高涨、芯片荒等问题层出不穷,各国在努力本土化制造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不同政策导向所产生的影响。无论是近期国内的限电限产,亦或美国失业金造成的缺工潮,对全球电子厂的供应链危机处理和日常运营都是极大考验。
点击此处关注,获取最新资讯!
我的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