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尚义加盟弘芯背后的迷思?

转载: 集微网 2019-06-28
阅读量 2706

IC业界又传出一重磅新闻,在台积电负责研发多年,在中芯国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届满三年辞任的蒋尚义,将赴武汉弘芯任CEO要职。

这则新闻引发了业界诸多猜想,以及一系列连锁反应。

不是为CIDM?

其中最大的猜想,是蒋尚义将引领武汉弘芯转型CIDM即共享晶圆厂的模式。

据DeepTech报道,蒋尚义表示武汉弘芯之前就邀请他加盟,但一直没有想要加入,因原本武汉弘芯的规划是做晶圆代工,但他绝不做与老东家台积电竞争或是伤害他们的事,因而拒绝。但弘芯确认要转型商业模式,这样与台积电就不是竞争关系,而且因是全新的商业模式,没有人做过,值得一试,因而接受了这份邀约。

蒋尚义在代工领域享有盛名,1997年进入台积电后曾担任研发副总经理,在台积电参与了从微米制程到20纳米甚至16纳米FinFET等重要制程节点开发。

但蒋尚义在接受集微网独家专访时亲口证实,武汉弘芯做 CIDM 的消息来源完全不清楚,CIDM也没有试着了解过,应该是误传,事实并非如此。

而且,他进一步指出,弘芯会采用全新的商业模式,但对此他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

因而,弘芯将成国内第二个采用CIDM模式的企业传闻也不攻自破。

为何是弘芯?

说起弘芯,可能就连业界人士都会懵圈,到底是什么来头?

记者了解到,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可谓“半路出家”,其控股股东是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持股90%。而北京光量蓝图是2017年才成立的公司,其主要股东为曹山和李雪艳,但在网上搜不到任何涉足IC业的信息。

饶是如此,但弘芯的野心不小,总投资1280亿元,其投资体量可以和总投资超过240亿美元的长江存储媲美,亦成为大陆代工厂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12英寸晶圆生产基地。据悉,项目一期设计月产能4.5万片,预计2019年底投产;二期采用最新的制程工艺技术,设计月产能4.5万片,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投产。

刚刚成立的公司,知名度不高的老板,一两年砸上千亿元资金?中国大陆有“魔幻”的IC企业,但也不排除“超魔幻”的洗礼。

业界人士也纷纷透露不明白为何蒋尚义选择弘芯?而针对这一问题蒋尚义亦没有正面回复。

无形的挑战?

进入弘芯之后,蒋尚义迎来了人生的又一高峰,但或许蒋尚义最大的挑战还是搭班子、带队伍。

DeepTech报道指出,有传中芯国际的邓觉为、夏劲秋曾加入武汉弘芯但都另起炉灶。于是,重量级的权威人物蒋尚义临危上任。

业界知名人士表示,虽然蒋尚义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老师父还是需要一帮子的高手徒弟。一个门派的强大不能只是靠掌门人,要大师兄、二师兄、三师兄…都需要武艺高强,才能自成一派。

而且指出,蒋爸(蒋在台湾行业的昵称)虽然在台湾德高望重,但大陆的晚辈是否会认可,从而鼎力支持。各级政府又将如何摆正角色,蒋爸又如何平衡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

看来,这些有形无形的挑战都需要蒋尚义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一化解。

CIDM模式行得通吗?

虽然弘芯不切入CIDM有迹可寻,但在大陆的CIDM模式上,业界的传奇人物张汝京在力挺CIDM,他认为作为半导体制造模式虽然已有IDM和Foundry,但更适合中国大陆情况的就是新型半导体生产模式——CIDM模式。

芯恩成为他率领成立的CIDM第一号企业。芯恩成立于2018年第一季度,在青岛市划取了一片40万平米的土地,其中,25万平米会用于200nm(Fab,最大月生产能力6万颗)和300nm(Fab,最大月生产能力4万颗),目前在建设中。

具体来看,CIDM模式是由10-15个单个企业进行联合出资半导体的设计、研发、生产、封装、测试、销售等,这些出资者无疑就像共同体(Commune)一样合作,形成一个半导体的生产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所有参加者共同构筑win-win关系。这样汇集众多企业的CIDM 模式,不仅可资源共享,还可减少投资风险。

这一设想看似美好,但要真正付诸实施,难度相当大。莫大康深入分析说,CIDM道理上行得通,毕竟IDM投资太大,一家企业难以承担,十来家企业一起来分担投入理论上可行。但一方面,全球没有这一模式成功先例,美欧日都没尝试过。而且其困难还在于FABLESS差别不能太大,否则工艺上难以匹配多样化的需求。再就是,目前中国大陆约有1600家FABLESS厂商,但营收过亿元的也才100多家,而规模稍大的FABLESS企业订单已转给台积电、中芯国际等,余下的订单能有多大量能撑起来CIDM还未可知。

莫大康判断至少每家FABLESS订单要达到 5000万美元,十家有接近五亿元订单,要不CIDM难以支撑。而且,这十家还不能是同业竞争对手,否则内讧起来将难以收场。

问题是,孤胆英雄张汝京引领的CIDM能否成为大陆代工业新的救赎?

大陆代工业的迷思?

2019年注定是历史上少有的波谲云诡的一年,在中美贸易战或是技术战的对峙中,引发的将是整个IC业的巨变。

莫大康认为,以往IC业或可通过投资或合作,来获取一些技术,但现在这条路是完全行不通了。而且美国目前采取的策略让国内IC业很受伤,但其实使的还不是“重手”。如果真的要下狠招,只要将材料、设备一封,那么大陆IC业基本就难以正常运转。

现在打拼的或是“时间差”。莫大康分析说,很多人预期这一对决之势很快会有所缓解,但也有可能延续两三年之久。此时不能寄望某些代工巨头,有可能随时都会生变,真正艰难的时刻还没真正到来。而核心问题是在这一不明朗的形势之下,大陆IC业如何加快自救。

而随着大陆政策、资本对IC的加大倾斜,一些乱象也随之产生。“但大陆代工业首要问题是先解决0和1即有没有先进工艺的问题,再在量上跟进。”莫大康忧心地说,“现在有可能即使有相对先进的工艺研发成了,但需求量却达不到生产线所需的程度,这样很难再上台阶,差距会越来越大。”官僚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思维导致对IC业没有耐心,这对行业的整体发展都不是好事。

细究大陆IC业的投资混乱、研发不足和人才匮乏等问题,说到底需要思维和体制的重整,投资不应急功近利,研发需慢慢修正制度,人才培养应搭建高水平体系,在危机四伏之下衍生出更好的生态体系和行动力,才是终级的诉求。就如数年前多少偏颇的选择决定了今日之窘境,而今日的毫无作为,又将注定未来的惨淡光景。

1.本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非闪德资讯立场。

我的评论

登录后评论

最新评论

渠道报价
查看更多

DDR3

  • 一年
  • 半年
  • 三个月
  • 一个月

微信订阅

APP下载

存储未来,赢得先机

18126200184

Copyright©2008-2024 闪德资讯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80549号-1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7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