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手机号
TB级数据存入毫米级存储器
传统数据储存一直依赖于在“开”、“关”状态之间切换的系统,但储存这些二进化状态的储存元件本身尺寸,却限制了装置能够容纳的数据量。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发表研究成果表示,他们成功在仅1厘米大小的晶体内储存了数TB的数据,为今后储存解决方案取得突破性的里程碑。这项研究发表于《纳米光子学》期刊,探讨了原子尺度的晶体缺陷(crystal defect)如何起到个别储存单元的作用,以及如何将量子方法与传统计算原理相结合的过程。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突破可能重新定义数据储存的极限,为传统计算领域带来超轻薄、超大容量的储存解决方案。研究团队透过将稀土离子引入晶体中,具体而言就是将镨(Praseodymium)离子掺杂到氧化钇(Yttrium Oxide)晶体内,而开发出这种创新的储存方法。他们认为,由于稀土元素具备多样化的光学特性,这种方法可以扩展至其他材料。该存储系统透过能让稀土离子通电以释放电子的紫外雷射加以启动,这些电子随后被困在晶体内的天然缺陷中。研究人员透过控制这些缺陷的电荷状态,有效地构建出一套二进位系统,其中带电缺陷代表1,不带电缺陷代表0。点击此处关注,获取最新资讯!


1.本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非闪德资讯立场。
D4/32G-DDR 4
微信订阅
APP下载
我的评论
最新评论